扬锣捣鼓的成语故事


扬锣捣鼓

拼音yáng luó dǎo gǔ

基本解释扬:摇。比喻大声张扬,喧哗吵闹。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这回必然要扬锣捣鼓的大闹,所以张夫人身虽在这边,心却在那边。”


暂未找到成语扬锣捣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扬锣捣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精雕细刻 《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革风易俗
旁若无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孤身只影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首身分离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如臂使指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