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
词语解释
唢呐[ suǒ nà ]
⒈ 管乐器,管身上面七孔,下面一孔。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金、元时传入中国。
英surnay; suona horn;
引证解释
⒈ 波斯语的译音。或译为“苏尔奈”、“唢拿”、“唆呐”、“锁呐”。簧管乐器。 金 元 时由 波斯、阿拉伯 一带传入我国。
引《清文献通考·乐二十三》:“其乐器有大鼓、小鼓、铜号、铰子、嗩呐、喇叭。”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非常热闹的吹吹打打的锣鼓唢呐声,掩住了风声。”
沈从文 《萧萧》:“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
国语辞典
唢呐[ suǒ nà ]
⒈ 乐器名。古觱篥之属,本回族乐器,原名「苏尔奈」。以木管为身,由细渐粗,上开八孔。木管上端为一细铜管,细铜管前端可套以苇制哨子。木管下端承接一个铜质的喇叭口。音色高亢宏亮。
分字解释
※ "唢呐"的意思解释、唢呐是什么意思由万词库-专业的汉语词典与文学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