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之处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肝髓流野 |
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
帮倒忙 |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角巾素服 |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