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 |
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服牛乘马 |
役使牛马驾车。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