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司马光的诗 > 陶侃惜谷

陶侃惜谷

[宋代]:司马光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陶侃惜谷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了,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陶侃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注释

尝:曾经。

出:外出。

持:拿着。

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

云:说。

聊:姑且。

耳:罢了。

汝:你.

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

执:抓住。

鞭:名词作动词,抽打。

是以:因此。

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

给:富裕,足,丰足。

足:足够。

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

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陶侃:史称陶侃为荆州刺史,在所辖的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道不拾遗”。这显然与他的爱惜民力,重视生产有关。

(出:外出

持而鞭之 ,而:表转折。

陶侃惜谷鉴赏

  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

  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劳动果实,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了这一美德,并因此换来了一方百姓的丰衣足食。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粮食。

  作者对陶侃态度是赞扬,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

司马光简介

唐代·司马光的简介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 司马光的诗(884篇)

猜你喜欢

请告不允时陪巡长沙岁近除矣

黄公辅

去腊此时逐武冈,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归杨柳,犹觉寒风透客裳。

白发岂牵三尺绶,青山频结九回肠。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乡心度夕阳。

汝宁徐使君 其九

明代李攀龙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结主深。但使便宜长得请,守臣无意赐黄金。

伯友夜半酒醒戏举一首

刘崧

对酒不能饮,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帻挂云偏。

地迥星联户,风澄露满天。冥冥清夜过,惊起问初筵。

诣斋宫作 其一

弘历

尘净天逵宿雨过,帝京景物鬯清和。年来深识盈虚理,每对休徵谨畏多。

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之

明代张天赋

万丈龙门未易过,感君指引渡风波。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

维摩赞

宋代释广闻

机不可触,病不可医。说黄道黑,引蔓牵枝。要见众生不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