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晏殊的诗 >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宋代]:晏殊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

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注释

芙蓉:荷花;金菊:黄色的菊花;斗:比胜;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天气:气候;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红树:这里指枫树; 间:相间,夹杂。

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净。

碧天:碧蓝的天空。

茫茫:广阔,深远。

目断:指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凭高目断:依仗高处极目远望,直到看不见。

鸿雁:即“雁”。大的叫鸿,小的叫雁。

思量:相思。

参考资料:

1、石延博 .宋词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4 :29-30 .

2、陈耳东,陈笑呐 .情词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7. :220-221 .

3、费振刚主编 陶尔夫 杨庆辰著 .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 晏欧词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124 .

4、曹宁子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二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7 :51 .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创作背景

  作者于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赋此词,时四十八岁,为陈州(今河南淮阳)知州。他由参知政事贬来此地已六年,常借酒遣怀,此词是秋天在开封登高远望时所作。

参考资料:

1、王炜 .宋词 上卷 :沈阳出版社 ,2001 :52 .

2、刘扬忠 .晏殊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 :102 .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鉴赏

  此词以写景为主,上片点明“天气欲重阳”,下片以“凭高目断”相照应,可知此词为重九登高所作。词中通过对节令、景物、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重阳佳节倍思亲的气氛,最后以“无限思量”点出主题。

  词起两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近重阳。”选出木芙蓉、黄菊两种花依然盛开、能够在秋风中争香斗艳来表现“重阳”到临前的季节特征。接着“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周围写到望中的乡村,从花写到树。秋景最美的,本来就是秋叶,这里拈出树上红叶来写,充分显出时令特征。红树中间还带着一些“疏黄”之色,树叶之红是浓密的,而黄则是稀疏的,浓淡相间,色调更丰,画境更美。

  下片“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三句从陆上写到水上,从地面写到天上。着一“淡”字,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光澄净之景致;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无际,于是,又用一“长”字状天。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很贴切。上面景语,用笔疏淡,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至“路茫茫”三字,则带感慨情绪:前路茫茫,把握不住。接下去:“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写久久地登高遥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此词之写景正与此境相合。正因为前面所写之景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因此最后点题水到渠成,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晏殊简介

唐代·晏殊的简介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诗(368篇)

猜你喜欢

哭从兄弟铁峰八首 其二

明代苏葵

夜闲历记对床言,不信云亡若尚存。兰蕙旧时环堵室,棠梨明日殡宫门。

浮生已了真成了,窀穸无闻不用闻。诸弟想应能干蛊,莫将遗事扰英魂。

登姑苏台

宋代释行海

姑苏台上鹿麇来,流水千年去不回。

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风不放百花开。

盘洲杂韵上 石巷

宋代洪适

一丘封竹弟,万石齿金昆。收拾甲乙品,庄严可款门。

斋居 时隶司徒卿 其一

明代韩邦奇

奉天承帝戒,东省肃斋居。竹荫春阶月,灯明夜榻书。

天风传禁漏,郊露湿銮舆。清晓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春感

宋代陈纪

唾壶壮气已休休,呼酒田翁与动酬。

九十日春长是雨,三千丈发总缘愁。

秋兴 其二

王九思

秋风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转哀。贝锦有言䜛巷伯,黄金无梦到燕台。

土阶步月青藜杖,草阁看花浊酒杯。垂老光阴吾愿足,补天自有出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