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高适的诗 > 营州歌

营州歌

[唐代]: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营州歌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注释

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厌(yàn):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狐裘(qiú):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róng):裘毛纷乱的样子。语出《诗经·邶风·旌丘》:“狐裘蒙戎”。“茸”通“戎”。

城下(xià):郊野。

虏(lǔ)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

千钟(zhōng):极言其多;钟,酒器。

胡儿:指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奚、契丹少年。

参考资料:

1、孙钦善,武青山,陈铁民,何双生.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08月第1版:第16页

2、罗贯中原著 王福改写.唐诗三百首 彩图注音版: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37页

3、何诚斌编.古诗精选: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营州歌创作背景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于天宝中出塞燕赵从军,通过边塞所见所感写成此诗。

参考资料:

1、刘常编著.高适: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07:第15页

营州歌鉴赏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风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边塞城镇的少年,也浸沉于这样的习尚,培育了这样的性情,不禁要在城镇附近就犷放地打起猎来。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似属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特殊现象,看到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感到新鲜,令人兴奋,十分欣赏。诗中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见其可爱之态:“千钟不醉”,见其豪放之性:“十岁骑马”,见其勇悍之状。这一切又都展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是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表现上白描直抒,笔墨粗放。诗人仿佛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猎活动吸引住,好像出口成章地赞扬他们生龙活虎的行为和性格,一气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有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有特点。诗人善于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能准确而简炼地表现出来,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在唐人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实在不多,因而这首绝句显得可贵。

高适简介

唐代·高适的简介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 高适的诗(216篇)

猜你喜欢

放言十首

宋代黄庭坚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

当吾无事时,此岂不我娱。

答王司理霖佐高州见寄

欧大任

高梁鞭弭未能胜,台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风流知郢下,青云车骑忆平陵。

声闻岂但西皋鹤,搏起还看北海鹏。君自长安难久客,封书回雁且先凭。

送钤辖馆使王公二首 其二

宋代张靖

玉勒嘶风出锦城,山光野色助离情。行行莫倦神华远,芳草连云伴去程。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四十二

近代伯昏子

太上屈尊抟众杯,岂能尽破恣狂诡。芸芸手足美头颅,何爱造之何怒毁。

西湖留别

唐代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
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乙巳岁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书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内成十诗奉寄 其二

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