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范文最新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最新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

最新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篇一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海博物馆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清朝道光十年,富商潘仕成将荔枝湾方圆几百亩地买下,大兴土木修亭葺台,建成岭南第一名园,并提名为“海山仙馆”。经过多年变迁,当年的风貌已荡然无存。1998年,由政府出资,开始了“海山仙馆”的主楼“贮蕴楼”的重建,并由已故著名建筑园林大师莫伯治负责设计。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广东西关景点之海山仙馆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参观完之后,西面还有一处院落是新四军竹沟留守处旧址。这处院落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承认的,对外有牌子,所有在竹沟的机构和党、部队的活动都是依托新四军竹沟留守处的名义开展的。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后面这位是肖邦,他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不满20岁就已经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0xx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何谓“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传统“九大簋”的九道菜已经演变成我们现代“九大簋”的这九道菜,分别是: 1.虾米炖冬菇; 2.猪皮胶炖田鸭; 3.南乳冬笋炖花腩; 4.白切鸡; 5.柴火炖大白菜; 6.荷兰豆炒双鱿鸡杂; 7.蒜蓉炖海蚬; 8.扣肉煲; 9.咕噜肉。

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听我讲了这么多美味的菜肴大家是不是也想品尝一番。大家看一下这个,这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它是于1890年在陕西扶风出土,重201.5公斤。最为珍贵的是它内腹壁铸铭文290个字,记载了大贵族颂扬其祖先师华父辅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赏赐他命服、土地及奴隶等史实。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决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总方针。后来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派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0xx年七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叶剑英由庐山赶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不去庐山开会,转道去南昌。

前面的是青铜工艺的转变期。再往前走,就是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的更新期。在这时期的青铜器的礼器特性逐渐消失,而且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日常生活器用。

大家看一下这些都是近年抢救的14件晋候酥编钟,大的52cm,小的22cm。铭文记载了晋献候在周宣王率领下进行战争中,杀敌数百,擒获俘虏多批,因而受到周宣王亲临赏赐。还有这个,由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国的西汉早期错金银鸟篆书铜壶,这个壶是诸侯王的用器,但可惜的是这个壶失去了一个盖,它代表了西汉时期青铜器金银错工艺的最高水准,属一级文物中特殊精品。

大家一边参观有关古代青铜器铸造过程的模拟陈列和制瓷工艺的方法,一同随我走进另一个馆-—“陶瓷馆”。

陶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8820xx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已有古人制陶足迹。在这里展示了不同时期陶器文化,历史文物。在唐代以前,陶器的制造,从选料,色彩,工序上都比较单调。一直到唐代,“ 唐三彩”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陶瓷进入了绚丽多彩的阶段。“唐三彩”是以铁、铜、锰、钴等金属原料为呈色剂,在低温氧化中烧成黄、绿、褐、紫等多种色彩。以前的唐三彩主要是作为陪葬品,以马的形象最生动,而骆驼也常见。好像这头骆驼驮着货物,在行进中仰首嘶鸣,两只驼峰左右分开,这普通的生理特征,被永恒地保留下来。

现在请大家看远出处的这个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碑林”二字。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碑”字少了一撇。那么为什么会少一撇呢?难道这是一个错别字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两个字出自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有人说“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当时丢了乌纱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你待会儿就会发现,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这是因为古代的汉字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

还有宜兴的紫砂器也是名闻天下的。宜兴是中国的“陶都”。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的,而宜兴烧制的紫砂器质地细腻,坚硬而耐寒耐热,泡茶不失原味,还能保持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颜色以赤褐色、淡黄色和紫黑色多种,造型多样,是泡茶首选器皿。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好的紫砂器价值不菲,我们所看见的大多是明清时名人名家所作,甚为珍贵。

除陶器外,这里还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独特创造发明的瓷器。这里主要展示的是瓷器的发展和烧制瓷器的设备dd窑,以及瓷器制品的展览。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又一伟大贡献。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由青瓷的生产,但大多是陪葬品,而且在造型上仿制青铜器。好像这件商代青釉弦纹尊也属陪葬品,但这可以说是现存原始瓷器中器形完整、釉汁匀净的上品。

一直到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空前繁荣时期,呈现出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和龙泉、耀州、磁州、建阳、吉州窑等百花齐放的局面。汝窑窑址位于河南宝丰县,史五大名窑之首,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专烧青瓷,供宫廷用;定窑在河北曲阳县,瓷器多以白瓷为主,且多采用金属包边;官窑,听名字都想到是皇室官府所开的,现在大家所见的都是南宋官窑瓷器,大家看这些窑器,用料讲究,制作工整,布满细碎纹片,口沿釉薄处隐露紫褐色胎,足部露胎呈黑色,俗称“紫口铁足”;还有这些哥窑烧制而成的,由于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造成一种瑕疵美,被人赋以“金丝铁线”、“网格金线”,这件哥窑汝钉足洗堪称哥窑代表作。

一直到元代,江西景德镇成为我国制瓷的中心,景德镇也被称为“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工艺的成熟与发展,结束了原有以青瓷为主流的传统,开创了以青花为主流的彩色釉发展道路。青花的优点是着色力强,发色明快;蓝花白地,素雅明净;青花为釉下彩绘,有釉保护,永不退色。

清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尤以康、雍、乾时期为突出。釉上彩分五彩、斗彩、粉彩和珐琅彩。五彩瓷器以“康熙五彩”最为突出,造型丰富,除红、黄、绿三色,还发明了釉上蓝和黑色,这件五彩百鸟朝凤盘,器形规整,画面生动,实为五彩佳作。

最后,陶瓷器馆还有古代瓷器制作坊和窑炉的模拟陈列。通过参观,可以对我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与窑炉式样、功能有个概略的了解。

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0xx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何谓“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防御等.

结束了各展厅的参观后,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可以去博物馆大楼后面的多媒体播放厅 互动实验室走走.多媒体播放厅可容纳100人,放映针对各个年龄层的昆虫科教片.互动实验室里有40台光学解剖镜,可帮助我们轻轻松松地看清各种小型昆虫标本. 观看科教片的同时,再仔细想想今天的收获,对照手中的学习单,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呢。

-->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篇二

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何谓“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传统“九大簋”的九道菜已经演变成我们现代“九大簋”的这九道菜,分别是: 1.虾米炖冬菇; 2.猪皮胶炖田鸭; 3.南乳冬笋炖花腩; 4.白切鸡; 5.柴火炖大白菜; 6.荷兰豆炒双鱿鸡杂; 7.蒜蓉炖海蚬; 8.扣肉煲; 9.咕噜肉。

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听我讲了这么多美味的菜肴大家是不是也想品尝一番。大家看一下这个,这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它是于1890年在陕西扶风出土,重201.5公斤。最为珍贵的是它内腹壁铸铭文290个字,记载了大贵族颂扬其祖先师华父辅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赏赐他命服、土地及奴隶等史实。

前面的是青铜工艺的转变期。再往前走,就是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的更新期。在这时期的青铜器的礼器特性逐渐消失,而且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日常生活器用。

大家看一下这些都是近年抢救的14件晋候酥编钟,大的52cm,小的22cm。铭文记载了晋献候在周宣王率领下进行战争中,杀敌数百,擒获俘虏多批,因而受到周宣王亲临赏赐。还有这个,由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国的西汉早期错金银鸟篆书铜壶,这个壶是诸侯王的用器,但可惜的是这个壶失去了一个盖,它代表了西汉时期青铜器金银错工艺的最高水准,属一级文物中特殊精品。

大家一边参观有关古代青铜器铸造过程的模拟陈列和制瓷工艺的方法,一同随我走进另一个馆-—“陶瓷馆”。

陶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882024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已有古人制陶足迹。在这里展示了不同时期陶器文化,历史文物。在唐代以前,陶器的制造,从选料,色彩,工序上都比较单调。一直到唐代,“ 唐三彩”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陶瓷进入了绚丽多彩的阶段。“唐三彩”是以铁、铜、锰、钴等金属原料为呈色剂,在低温氧化中烧成黄、绿、褐、紫等多种色彩。以前的唐三彩主要是作为陪葬品,以马的形象最生动,而骆驼也常见。好像这头骆驼驮着货物,在行进中仰首嘶鸣,两只驼峰左右分开,这普通的生理特征,被永恒地保留下来。

还有宜兴的紫砂器也是名闻天下的。宜兴是中国的“陶都”。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的,而宜兴烧制的紫砂器质地细腻,坚硬而耐寒耐热,泡茶不失原味,还能保持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颜色以赤褐色、淡黄色和紫黑色多种,造型多样,是泡茶首选器皿。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好的紫砂器价值不菲,我们所看见的大多是明清时名人名家所作,甚为珍贵。

除陶器外,这里还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独特创造发明的瓷器。这里主要展示的是瓷器的发展和烧制瓷器的设备――窑,以及瓷器制品的展览。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又一伟大贡献。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由青瓷的生产,但大多是陪葬品,而且在造型上仿制青铜器。好像这件商代青釉弦纹尊也属陪葬品,但这可以说是现存原始瓷器中器形完整、釉汁匀净的上品。

一直到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空前繁荣时期,呈现出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和龙泉、耀州、磁州、建阳、吉州窑等百花齐放的局面。汝窑窑址位于河南宝丰县,史五大名窑之首,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专烧青瓷,供宫廷用;定窑在河北曲阳县,瓷器多以白瓷为主,且多采用金属包边;官窑,听名字都想到是皇室官府所开的,现在大家所见的都是南宋官窑瓷器,大家看这些窑器,用料讲究,制作工整,布满细碎纹片,口沿釉薄处隐露紫褐色胎,足部露胎呈黑色,俗称“紫口铁足”;还有这些哥窑烧制而成的,由于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造成一种瑕疵美,被人赋以“金丝铁线”、“网格金线”,这件哥窑汝钉足洗堪称哥窑代表作。

一直到元代,江西景德镇成为我国制瓷的中心,景德镇也被称为“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工艺的成熟与发展,结束了原有以青瓷为主流的传统,开创了以青花为主流的彩色釉发展道路。青花的优点是着色力强,发色明快;蓝花白地,素雅明净;青花为釉下彩绘,有釉保护,永不退色。

清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尤以康、雍、乾时期为突出。釉上彩分五彩、斗彩、粉彩和珐琅彩。五彩瓷器以“康熙五彩”最为突出,造型丰富,除红、黄、绿三色,还发明了釉上蓝和黑色,这件五彩百鸟朝凤盘,器形规整,画面生动,实为五彩佳作。

最后,陶瓷器馆还有古代瓷器制作坊和窑炉的模拟陈列。通过参观,可以对我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与窑炉式样、功能有个概略的了解。

-->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篇三

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何谓“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传统“九大簋”的九道菜已经演变成我们现代“九大簋”的这九道菜,分别是:1.虾米炖冬菇;2.猪皮胶炖田鸭;3.南乳冬笋炖花腩;4.白切鸡;5.柴火炖大白菜;6.荷兰豆炒双鱿鸡杂;7.蒜蓉炖海蚬;8.扣肉煲;9.咕噜肉。

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听我讲了这么多美味的菜肴大家是不是也想品尝一番。大家看一下这个,这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它是于1890年在陕西扶风出土,重201.5公斤。最为珍贵的是它内腹壁铸铭文290个字,记载了大贵族颂扬其祖先师华父辅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赏赐他命服、土地及奴隶等史实。

前面的是青铜工艺的转变期。再往前走,就是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的更新期。在这时期的青铜器的礼器特性逐渐消失,而且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日常生活器用。

大家看一下这些都是近年抢救的14件晋候酥编钟,大的52cm,小的22cm。铭文记载了晋献候在周宣王率领下进行战争中,杀敌数百,擒获俘虏多批,因而受到周宣王亲临赏赐。还有这个,由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国的西汉早期错金银鸟篆书铜壶,这个壶是诸侯王的用器,但可惜的是这个壶失去了一个盖,它代表了西汉时期青铜器金银错工艺的最高水准,属一级文物中特殊精品。

大家一边参观有关古代青铜器铸造过程的模拟陈列和制瓷工艺的方法,一同随我走进另一个馆-—“陶瓷馆”。

陶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8800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已有古人制陶足迹。在这里展示了不同时期陶器文化,历史文物。在唐代以前,陶器的制造,从选料,色彩,工序上都比较单调。一直到唐代,“唐三彩”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陶瓷进入了绚丽多彩的阶段。“唐三彩”是以铁、铜、锰、钴等金属原料为呈色剂,在低温氧化中烧成黄、绿、褐、紫等多种色彩。以前的唐三彩主要是作为陪葬品,以马的形象最生动,而骆驼也常见。好像这头骆驼驮着货物,在行进中仰首嘶鸣,两只驼峰左右分开,这普通的生理特征,被永恒地保留下来。

还有宜兴的紫砂器也是名闻天下的。宜兴是中国的“陶都”。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的,而宜兴烧制的紫砂器质地细腻,坚硬而耐寒耐热,泡茶不失原味,还能保持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颜色以赤褐色、淡黄色和紫黑色多种,造型多样,是泡茶首选器皿。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好的紫砂器价值不菲,我们所看见的大多是明清时名人名家所作,甚为珍贵。

除陶器外,这里还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独特创造发明的瓷器。这里主要展示的是瓷器的发展和烧制瓷器的设备――窑,以及瓷器制品的展览。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又一伟大贡献。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由青瓷的生产,但大多是陪葬品,而且在造型上仿制青铜器。好像这件商代青釉弦纹尊也属陪葬品,但这可以说是现存原始瓷器中器形完整、釉汁匀净的上品。

一直到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空前繁荣时期,呈现出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和龙泉、耀州、磁州、建阳、吉州窑等百花齐放的局面。汝窑窑址位于河南宝丰县,史五大名窑之首,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专烧青瓷,供宫廷用;定窑在河北曲阳县,瓷器多以白瓷为主,且多采用金属包边;官窑,听名字都想到是皇室官府所开的,现在大家所见的都是南宋官窑瓷器,大家看这些窑器,用料讲究,制作工整,布满细碎纹片,口沿釉薄处隐露紫褐色胎,足部露胎呈黑色,俗称“紫口铁足”;还有这些哥窑烧制而成的,由于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造成一种瑕疵美,被人赋以“金丝铁线”、“网格金线”,这件哥窑汝钉足洗堪称哥窑代表作。

一直到元代,江西景德镇成为我国制瓷的中心,景德镇也被称为“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工艺的成熟与发展,结束了原有以青瓷为主流的传统,开创了以青花为主流的彩色釉发展道路。青花的优点是着色力强,发色明快;蓝花白地,素雅明净;青花为釉下彩绘,有釉保护,永不退色。

清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尤以康、雍、乾时期为突出。釉上彩分五彩、斗彩、粉彩和珐琅彩。五彩瓷器以“康熙五彩”最为突出,造型丰富,除红、黄、绿三色,还发明了釉上蓝和黑色,这件五彩百鸟朝凤盘,器形规整,画面生动,实为五彩佳作。

最后,陶瓷器馆还有古代瓷器制作坊和窑炉的模拟陈列。通过参观,可以对我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与窑炉式样、功能有个概略的了解。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篇四

上海美术馆是一所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机构。

她座落于繁华的南京西路,背靠人民广场与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人民公园毗邻,是一座功能健全、设施先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近现代美术博物馆。

前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于1956年8月10日开馆的上海美术展览馆,1983年重新翻建,1986年10月9日改用现名上海美术馆。

收藏有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林风眠、刘海粟、关良、王个簃、朱屺瞻、谢稚柳、张乐平、沈柔坚、贺友直等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版画、连环画、年画等作品。

建馆以来,举办过“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法国二百五十年绘画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展”、“齐白石画展”、“黄宾虹画展”、“潘天寿画展”,及多届全国美展上海展区作品展等重要美展。

出版有《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画集》及内部不定期刊物《世纪美术》、《上海美术馆》。

历任正副馆长有:陈秋草、鲁沙白、张云骋、沈善良、朱仁冬、方增先、夏顺奎、丁羲元、陈克里、李向阳、陈龙、张坚、王新华。

馆址设在南京西路456号。

20xx年在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图书馆旧址改建辟为上海美术馆新址。

上海美术馆拥有展厅12个,展览面积6000余平方米,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为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提供了良 好条件;而设备先进的演讲厅、会议室、图书馆、美术资料数据库及美术工作坊等,则为学术研讨和普及教育等活动提供了保证。

此外,艺术书店、纪念品商店、画廊、咖啡屋等也为观众营造了充满艺术气息的休闲氛围。

上海美术馆现有藏品8000余件,依托收藏,积极开展了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和美术馆学的研究,并为收藏保管、陈列展览、教育推广、中外交流等业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特别二年一届的"上海双年展"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展览、学术活动之一,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品牌项目。

自建馆以来,上海美术馆的藏品从不足2000件增加至超过7000余件。

在经常性展出其东南亚艺术藏品的同时,还策划了多种以国家为关注点的展览,分别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举办“从古至今”、“灵魂的联系:土地与人民”以及“信仰与存在”等展览。

也曾于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在马尼拉的阿亚拉博物馆展出了菲律宾艺术藏品。

该馆推出了许多在上海国内外影响深远的展览,包括“东南亚美术主题”、“上海的百年美术”、“我们时代的艺术”、“总统特选新秀作品展”、“英雄十年:1955年至1965年的上海艺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东南亚当代艺术作品展(上海双年专题展览)”,最新的展览是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上海美术馆藏品展”。

它希望在本国和地区性文化背景下推动人们对艺术的了解和欣赏,并籍此促进上海文化环境的活跃和发展。

实现上述目的不仅依靠美术馆的展览项目,另有其多语教育项目和公共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具体介绍各种艺术趋势并进行艺术实践、开展公开演讲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当地社会以及到上海旅游的地区性和国际游客的需要。

上海美术馆以收藏来说,第一代画家的作品最丰富,第二代次之,第三代最少。

展出将特别突出第一代画家在50年代所完成的一批作品。

在这些画家中,张荔英一生留下了94件作品,而且还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和资料,如日记、文稿和各类剪报等。

陈宗瑞是由家人捐献了56件作品,他的资料也相当完备。

范昌乾也有46件作品。

这些数目不等的展览品,有些是画家自己的捐献,有些是画家的家人捐出来,有些则是收藏家的收藏。

像松年法师就捐献了112件书画作品给美术馆、陈金川68件、郑农22件,美术馆主席卢明德医生也捐献了13件陈文希的画作。

上海美术馆今日才能拥有国际上最大的一批20世纪东南亚美术公开收藏。

其永久馆藏有超过6500件美术作品,其中包括拿督陆运涛遗赠的一批上海知名画家具像画作、由张氏遗产管理人和李氏基金所捐赠的张荔英藏品,以及最近的刘抗遗赠之作。

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永久馆藏,上海美术馆才得以大大加强对本区域视觉艺术界和亚洲美术博物馆学的贡献。

除了自我成像和东南亚美术风景这两项展示本身永久馆藏的展览以外,上海美术馆也曾策划推出一些以个别国家为焦点的展览,从古至今、灵魂的联系:土地与人民以及信仰与存在,所关注的即分别为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

本馆不久前还与菲律宾的阿亚拉博物馆合作,在后者新博物馆大楼于2004年6月开幕之时,在题为交渡的展览中展示来自本馆菲律宾美术馆藏的超过200件作品。

本馆的巡回展览计划使本区域的美术得以在国际上广获观赏。

昆虫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目前已发现的昆虫约有80万种,其种类比别的动物加起来还要多。

古罗马作家普林尼曾赞叹道:大自然从未在任何其他作品中展现出如此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想走近这个奇妙的世界吗 请与我们同游上海昆虫博物馆。

上海昆虫博物馆坐落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枫林园区)内。

从入口步行约100米后右拐,即可见到一幢白色建筑物。

底下两层楼是参观区,对游客开放。

一楼共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为昆虫生命厅和昆虫世界厅。

在进入昆虫生命厅之前,我们首先要穿过一条"时空隧道"。

隧道两边的'解说牌向你讲述了地球生命的漫长演化过程。

从中我们知道,原始昆虫诞生在4亿多年前,其出现时间远远 早于恐龙。

请注意隧道左侧那张编号为102的古蜻蜓照片。

从图片中的化石上推断,它的翅膀伸 展后约有80厘米长,这表明古代一些昆虫的体型要比现在大很多。

隧道尽头陈列的那组昆 虫化石能满足你的好奇心,让你知道古代的昆虫究竟是什么模样。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一展区——昆虫生命厅。

时空隧道位于昆虫生命厅中央,把展厅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先让我们参观"时空隧道"的左侧展区。

一路走来,你右边的展台里陈列着很多标本,依次展示了各种昆虫的口器,眼睛,触角,翅膀和足。

展台旁边还有几台昆虫器官模型,只要按一下模型上的银色按钮,它们就会模拟昆虫器官的各种活动。

展区的左边以照片为主,它们一一列举了昆虫王国中的各种明星。

例如,最古老的昆虫蜚蠊(俗称蟑螂),昆虫中的跳远冠军跳蚤,跳高冠军黄条跳甲,飞行能手蝗虫等等。

展区的尽头集中展示了各种昆虫(包括白蚁,胡蜂,黄刺蛾)的巢穴和栖息环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墙角的蚁穴模型。

通过它,你可以一睹蚂蚁的地下宫殿。

模型操作板上有一排按钮,分别对应门卫室,粮仓,工蚁室,蚁后室等。

按下一个按钮,对应的穴室就会被灯光照亮。

结束了左侧展区的参观,我们来到"时空隧道"右侧的展区。

你的右边是一组昆虫和植物 的图片,其中有田园歌唱家——蝉,隐形杀手——兰花螳螂等等,吃虫的植物——猪笼草和捕 蝇草。

左手边的展台用图说的形式,介绍了昆虫的各种生活习性,包括生殖和发育,伪装和防御等。

右侧展区最引人注目的是入口处的8台多媒体触摸屏,上面提供了各种昆虫趣味游戏。

不快动手试一试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二展区——昆虫世界厅。

进入昆虫世界厅,你首先将看到一张名为"昆虫系统树"的彩图,它用树状结构的形式, 简明地表示了各种昆虫的进化地位。

位于树根部的昆虫比较原始,越往上部发展,昆虫越高 等。

在生物学上,昆虫被分为34个目,每个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

想看看各个王国的 臣民长什么样子吗 让我们从展区的左边开始,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参观各个目的昆虫标本和照片。

尤其推荐你关注一下位于竹节虫目展台的一件中华丽叶虫修(展品编号207) 标本。

中华丽叶虫修("虫修"读xiu)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昆虫,分布在西藏。

因为它酷似植 物的叶片,所以人们通常叫它叶子虫。

位于该厅中央的展台上,单独陈列了蛾和蝴蝶的标本及照片。

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 最美丽的蛾——太阳蛾(展品编号211)和我国唯一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蝴蝶——金斑喙凤蝶(展品编号214)。

太阳蛾是一种有毒的昆虫,它来自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其翅面中有玫瑰红的斑纹,就像辉煌的落日。

金斑喙凤蝶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蝴蝶,雄蝶的翅面呈翠绿色,其后翅中央有一块大型金黄色斑。

休息一下,让我们上楼继续参观。

二楼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是昆虫与人类厅,以及昆虫文化厅。

昆虫与人类厅主要介绍与人类有关的昆虫,包括益虫和害虫。

大厅的中央有一个活体展示区,这里不但饲养着为人熟知的四种昆虫:蚕,蝈蝈,蟋蟀和蟑螂,还有一种平时很难注意到的小家伙——竹节虫。

竹节虫和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华丽叶虫修一样,都属于拟态昆虫。

它的整个身体就像是一根竹子或树枝,一般雌虫比雄虫更粗大。

由于在饲料中加入了色素,这里饲养的家蚕能吐出黄色和红色的蚕丝,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投入大规模机械生产。

活体展示区右面的一组展品,集中介绍了使人类受益的昆虫。

沿着脚下昆虫标记的指引, 你将依次看到蜜蜂标本和养蜂工具,蚕和丝绸制品,以及能食用的昆虫。

值得一提的是,"食用昆虫区"展示了不少与昆虫有关的中药,其中就有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由真菌在吞噬了虫子的五脏六腑后,寄生在虫子留下的躯干内形成。

紧接着"食用昆虫区"的是 "昆虫与仿生"展台。

这里有一面模仿苍蝇复眼原理的镜子(展品编号317),透过它,我们能亲身体验同时看到许多相同物体的感觉。

接下来,让我们走到活体展示区左面,继续参观。

这里集中介绍了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包括白蚁,蟑螂,松松毛虫和棉铃虫等。

在白蚁展台旁边,你能看到采自"楼兰古尸"头发上的虱子(展品编号326)。

它距今约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

考试大收集整理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四展区——昆虫文化厅。

美丽的吉丁虫,非洲最大的甲虫——大角金龟,世界上最大的蝉——帝王蝉。

喜欢蝴蝶的朋友,可别忘了去展厅中央的六角形展区看看。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凤蝶,闪蝶,环蝶,猫头鹰蝶,数字蝶等等。

在展区的外墙上,你能见到世界上最美最名贵的蝴蝶——被誉为"光明女神"的海伦娜闪蝶(展品编号417),其单只标本售价高达36万元。

它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其雄蝶能在不同的光线和视角下,闪耀出浅蓝,天蓝, 紫蓝等多种绚丽色彩。

再让我们来看看陈列在展厅左侧角落里的饲虫用具。

这里有养蝈蝈的虫盒,养黄蛉的虫笼,专供蟋蟀格斗的斗格,甚至有蟋蟀专用的迷你棺材。

在饲虫用具展台的旁边,悬挂有三幅蝶翅画。

它们全部由产于巴西的闪蝶翅膀制成,十分珍贵。

结束了各展厅的参观后,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可以去博物馆大楼后面的多媒体播放厅 互动实验室走走。

多媒体播放厅可容纳100人,放映针对各个年龄层的昆虫科教片。

互动实验室里有40台光学解剖镜,可帮助我们轻轻松松地看清各种小型昆虫标本。

观看科教片的同时,再仔细想想今天的收获,对照手中的学习单,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呢。

1.

上海导游词

2.

上海导游词

3.

上海景点导游词,上海导游词大全

4.

陕西博物馆导游词

5.

国家博物馆导游词

6.

上海导游词英文

7.

上海概况导游词

8.

上海豫园导游词

-->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篇五

今天我去了中国航海博物馆,它的外形像一艘正在扬帆起航的白色帆船,两个“白帆”交叉起来,当中镶嵌着蓝色的大字“中国航海博物馆”,感觉很奇妙。

一进大门,一艘巨大的古代帆船映入了我的眼帘。这船名为“宝船”,它长27.4米,排水量由200多吨,桅杆足有三层楼高,尾巴那儿还有一个比现在的船舵都大的巨舵!船的两头向上翘起,船头上还刻着一条腾飞的龙。

在船后方的客室位置有一个秘密哦,那就是至今仍然举世闻名的“水密隔舱”。有了它,如果船只进水,水就会流到水密隔舱里,隔舱只要把门关牢,那么进水就不会流进房间,船就安全了。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上也使用了“水密隔舱”这个装置,可是因为进水量实在太大最后沉没了。

帆船旁边还有一个它曾经使用过的木锚,那木锚长7.4米,重达一吨,在当时也算非常巨大了。木锚的前端是用铁打造的,这样就可以增加摩擦力,使锚紧紧地抓住江底的沙泥,牢牢地固定住船身。在船旁的房间里,我还惊奇的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距今有8000多年的独木舟残片,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了!

从八千年之前中国就开始制造各种各样的船舶。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货轮和油轮全部都是“中国制造”,最大的货轮能装载一万多个集装箱,是不是很了不起呢?!但是中国的邮轮制造技术还不算发达,我希望能够多发展一下邮轮制造技术。要知道“邮轮,让生活更美好呢!”。

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知道了我们中国从古到今在造船技术上一直处与世界领先的位置上,还了解了我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和今天的发展,这真是让人高兴。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篇六

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们全班到航海博物馆里去参观。

这艘船有两层,最底下的一层是小官住的,而最上面的一层是大官住的。只要看船眼睛的高低,就能知道这艘船上面的官员是大的还是小的。我还看见了船里面的发动机,它像一个大 烟囱。甲板上有两个小洞,是可以拉起来的。但导游姐姐不让我们下去,大概她怕我们把船弄坏吧。

导游姐姐给我们看了古时候的船,又给我们看了古时候的大炮。船有好多种类型,如:海盗船、军舰、独木舟、明朝的轮船……她还告诉我们怎么样像水手一样拉绳子,一拉就可以把扎得严严实实的绳子拉开来,像变魔法一样。

导游姐姐还带我们去看了一艘迷你小船。我们戴上了3d眼镜以后,所有画中的东西像真的一样。看完了这个以后,我们又去看了真实的3d电影,它主要说的是船是怎样制造的。

看完了3d电影以后我们又去看了4d电影。那里说了一个海盗和海盗之间的故事,真的很有趣。当刮大风的时候,背后会有风刮过来。当蚂蚁、小鸟这样的小动物出现的时候,脚下的电风扇也会转动。当出现水的时候,前面的椅子上会有水喷出来,我还以为真的是鸟屎喷在我的脸上,其实只是一点点的小水,所以我觉得很有趣。

这就是我到航海博物馆的故事,希望大家下次也能去玩。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篇七

潍坊市博物馆新馆座落在市区环境优美的开发区内,与山东最大的游乐园--富华游乐园相对而立。形成中西合壁互为映衬的两大景观。新馆地面上共五层,白墙兰瓦,轩窗明亮,飞檐斗拱,楼阁错落,象宇阙蟾宫般的巍峨、瑰丽,是一座仿宋代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由北京设计院精心设计,1955年4月15日开工,1999年12月20日竣工开馆,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18669平方米,属目前全国地市级最大的博物馆。馆内设有序厅、潍坊简史陈列厅、馆藏书画厅、革命历史厅、科技厅、古生物厅、临时展厅、文物库房等设施。

《潍坊简史陈列厅》:该展通过实物、超写实雕塑、图片、新科技演示手段等,展示了潍坊八千年的发展史。其中的多媒体影视合成景观《古城春韵》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超人公司的专家们精心制作的,该景观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微缩景观与影像合成,生动地展现了70多年前老潍县古朴、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可使观众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来品味逝去的古城民风。

《馆藏书画精品厅》:展有马远、唐寅、文征明、董其昌、沈周、黄慎、郑板桥、刘墉、高凤翰等书画名家的作品。

另有《潍坊民间艺术展》、《鲁迅生平图片展》、《共和国与十大元帅》及现代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等。可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

除固定的展览外,新馆还经常接待国内外有特色的展览,例如今年先后曾联系引进了《德国五位著名女画家作品展》、《慈禧太后生活用品展》、《台湾故官博物院院藏历代书画复制品展》、《航天航海与21世纪》,以及国内著名书画家联展或专题展。

潍坊的古生物化石驰名中外、闻名遐迩,其中诸城的恐龙化石最为丰富,是全国少有的恐龙化石宝库。恐龙化石的分布以吕标镇的龙骨涧为中心,纵横于潍河两岸20余公里。已出土的多具“巨型山东龙”、“鸭嘴龙”引起世界的注目。诸城恐龙生存于中生代,距今1亿年左右,当时这里是龙的世界,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已出土的有蜥脚类、食肉类、虚骨龙类、鸭嘴龙类、鹦鹉嘴龙类等。其中出土的高8米、长18米的巨大鸭嘴龙被称为世界之最。

潍坊的古生物化石被称为世界之最的还有临朐的山旺化石,在1800万年以前形成的硅藻岩页蕴藏着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124种,其中动物化石有犬熊、豺熊、半熊、无角犀牛、三角原古鹿、鸟类、河鸭、鱼类等40余种,昆虫100余属,近200种。植物化石140余种,是世界罕见的“化石宝库”。

另有潍坊市区出土的十万年前的巨大古菱齿象化石和最近刚出土的十万年前的河马化石等,证明了潍坊这片土地上古代生物王国的神奇与绚丽。

为了向海内外观众系统地展示这些珍奇的古生物化石,目前,市博物馆正筹备着一个令人神往的展览:《走进神秘的古生物王国》,拟于20xx年国际风筝会期间,这个以现代展示手段和各类动物、植物化石交相辉映的展厅将向广大观众开放。 除上述展览外,新馆还将筹建一个以航海、航天、光学、力学等方面观众可参与型的《科技厅》,这是一个以普及科技知识,增进观众对科技的兴趣为主要目标的展览。

潍坊市博物馆作为一个集游览、参观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综合馆,将成为山东半岛的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科研的基地、收藏的宝库,为广大海内外观众所喜爱的重要游览场所。

该馆占地面积36.08亩,建筑面积18669.7平方米,实用面积14400平方米,可用于展览的面积10299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篇八

昆虫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目前已发现的昆虫约有80万种,其种类比别的动物加起来还要多。古罗马作家普林尼曾赞叹道:大自然从未在任何其他作品中展现出如此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想走近这个奇妙的世界吗 请与我们同游上海昆虫博物馆。

上海昆虫博物馆坐落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枫林园区)内。从入口步行约100米后右拐,即可见到一幢白色建筑物。底下两层楼是参观区,对游客开放。

一楼共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为昆虫生命厅和昆虫世界厅。

在进入昆虫生命厅之前,我们首先要穿过一条"时空隧道"。隧道两边的解说牌向你讲述了地球生命的漫长演化过程。从中我们知道,原始昆虫诞生在4亿多年前,其出现时间远远早于恐龙。

请注意隧道左侧那张编号为102的古蜻蜓照片。从图片中的化石上推断,它的翅膀伸展后约有80厘米长,这表明古代一些昆虫的体型要比现在大很多。隧道尽头陈列的那组昆虫化石能满足你的好奇心,让你知道古代的昆虫究竟是什么模样。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一展区——昆虫生命厅。

时空隧道位于昆虫生命厅中央,把展厅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先让我们参观"时空隧道"的左侧展区。一路走来,你右边的展台里陈列着很多标本,依次展示了各种昆虫的口器,眼睛,触角,翅膀和足。展台旁边还有几台昆虫器官模型,只要按一下模型上的银色按钮,它们就会模拟昆虫器官的各种活动。

展区的左边以照片为主,它们一一列举了昆虫王国中的各种明星。例如,最古老的昆虫蜚蠊(俗称蟑螂),昆虫中的跳远冠军跳蚤,跳高冠军黄条跳甲,飞行能手蝗虫等等。展区的尽头集中展示了各种昆虫(包括白蚁,胡蜂,黄刺蛾)的巢穴和栖息环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墙角的蚁穴模型。通过它,你可以一睹蚂蚁的地下宫殿。模型操作板上有一排按钮,分别对应门卫室,粮仓,工蚁室,蚁后室等。按下一个按钮,对应的穴室就会被灯光照亮。

结束了左侧展区的参观,我们来到"时空隧道"右侧的展区。你的右边是一组昆虫和植物的图片,其中有田园歌唱家——蝉,隐形杀手——兰花螳螂等等,吃虫的`植物——猪笼草和捕蝇草。左手边的展台用图说的形式,介绍了昆虫的各种生活习性,包括生殖和发育,伪装和防御等。

右侧展区最引人注目的是入口处的8台多媒体触摸屏,上面提供了各种昆虫趣味游戏。

还不快动手试一试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二展区——昆虫世界厅。

进入昆虫世界厅,你首先将看到一张名为"昆虫系统树"的彩图,它用树状结构的形式,简明地表示了各种昆虫的进化地位。位于树根部的昆虫比较原始,越往上部发展,昆虫越高等。

在生物学上,昆虫被分为34个目,每个目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想看看各个王国的臣民长什么样子吗 让我们从展区的左边开始,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参观各个目的昆虫标本和照片。尤其推荐你关注一下位于竹节虫目展台的一件中华丽叶虫修标本。中华丽叶虫修("虫修"读xiu)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昆虫,分布在西藏。因为它酷似植物的叶片,所以人们通常叫它叶子虫。位于该厅中央的展台上,单独陈列了蛾和蝴蝶的标本及照片。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蛾——太阳蛾(展品编号211)和我国唯一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蝴蝶——金斑喙凤蝶。太阳蛾是一种有毒的昆虫,它来自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其翅面中有玫瑰红的斑纹,就像辉煌的落日。金斑喙凤蝶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蝴蝶,雄蝶的翅面呈翠绿色,其后翅中央有一块大型金黄色斑。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篇九

中国航海博物馆,全称: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是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浦东临港新城,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上海航海博物馆

导游词

,欢迎大家阅读。

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们全班到航海博物馆里去参观。

这艘船有两层,最底下的一层是小官住的,而最上面的一层是大官住的。只要看船眼睛的高低,就能知道这艘船上面的官员是大的还是小的。我还看见了船里面的发动机,它像一个大 烟囱。甲板上有两个小洞,是可以拉起来的。但导游姐姐不让我们下去,大概她怕我们把船弄坏吧。

导游姐姐给我们看了古时候的船,又给我们看了古时候的大炮。船有好多种类型,如:海盗船、军舰、独木舟、明朝的轮船……她还告诉我们怎么样像水手一样拉绳子,一拉就可以把扎得严严实实的绳子拉开来,像变魔法一样。

导游姐姐还带我们去看了一艘迷你小船。我们戴上了3d眼镜以后,所有画中的东西像真的一样。看完了这个以后,我们又去看了真实的3d电影,它主要说的是船是怎样制造的。

看完了3d电影以后我们又去看了4d电影。那里说了一个海盗和海盗之间的故事,真的很有趣。当刮大风的时候,背后会有风刮过来。当蚂蚁、小鸟这样的小动物出现的时候,脚下的电风扇也会转动。当出现水的时候,前面的椅子上会有水喷出来,我还以为真的是鸟屎喷在我的脸上,其实只是一点点的小水,所以我觉得很有趣。

这就是我到航海博物馆的故事,希望大家下次也能去玩。

久闻上海航海博物馆的大名,因此,昨天借着旅游的名义跟着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和弟弟,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坐落于上海市奉贤区的上海航海博物馆。

走近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外观酷似船帆的博物馆,凸显了“航海博物馆”这个名字中的“航海”两字。

进入博物馆,它的内部可谓“金碧辉煌”。“首先。”我摆出一副超人的样子,朝着前方“飞去”,“我们去参观面前的这个‘庞然大物’”毕竟对航海有一点儿兴趣的我还是对这艘“远古时代”的大船有着澎湃的好奇心。

这艘大船满“身”油光滑亮,好似一艘刚出炉的船,我感到很奇怪,便问外公。外公回答:“这艘船涂了桐油,所谓桐油,就一种能让木头不腐烂的一种油。这种油……”我懒得听外公讲这番长达千百字的介绍,沿着楼梯上了船。

登上这艘大船,我寻乐地对父亲敬了个礼,说道:“报道,船长!船员已经就位,请指示!”爸爸也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好!出发!”这可使一旁的郭晋宇“咯咯”笑个不停。

接着,我们去了“中国航海史”的“馆中馆”。并在里头看见了郑和的雕像,郑和和他的船队一起下西洋的故事。

我们又去了2楼的“战舰展览区”。引入眼帘的是许多中国、前苏联(同俄罗斯)、美国、日本和英国的潜艇、战舰和舰载飞机,简直是帅爆了。

而3楼,则是一个大的图书馆,艺术间。艺术间里摆放着许多油画,每张都画得都与实物栩栩如生,真叫人敬佩;而图书馆中,则摆放着许许多多的书。

美丽的航海博物馆令人流连忘返,不仅在知识方面让人受益匪浅还使人拓展了知识,真是两全其美啊!

今天我去了中国航海博物馆,它的外形像一艘正在扬帆起航的白色帆船,两个“白帆”交叉起来,当中镶嵌着蓝色的大字“中国航海博物馆”,感觉很奇妙。

一进大门,一艘巨大的古代帆船映入了我的眼帘。这船名为“宝船”,它长27.4米,排水量由200多吨,桅杆足有三层楼高,尾巴那儿还有一个比现在的船舵都大的巨舵!船的两头向上翘起,船头上还刻着一条腾飞的龙。

在船后方的客室位置有一个秘密哦,那就是至今仍然举世闻名的“水密隔舱”。有了它,如果船只进水,水就会流到水密隔舱里,隔舱只要把门关牢,那么进水就不会流进房间,船就安全了。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上也使用了“水密隔舱”这个装置,可是因为进水量实在太大最后沉没了。

帆船旁边还有一个它曾经使用过的木锚,那木锚长7.4米,重达一吨,在当时也算非常巨大了。木锚的前端是用铁打造的,这样就可以增加摩擦力,使锚紧紧地抓住江底的沙泥,牢牢地固定住船身。 在船旁的房间里,我还惊奇的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距今有8000多年的独木舟残片,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了!

从八千年之前中国就开始制造各种各样的船舶。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货轮和油轮全部都是“中国制造”,最大的货轮能装载一万多个集装箱,是不是很了不起呢?!但是中国的邮轮制造技术还不算发达,我希望能够多发展一下邮轮制造技术。要知道“邮轮,让生活更美好呢!”。

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知道了我们中国从古到今在造船技术上一直处与世界领先的位置上,还了解了我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和今天的发展,这真是让人高兴。

-->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介绍篇十

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由孔庙和碑石陈列室、石刻艺术室组成,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中。1961年西安碑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庙",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

请大家看这个牌坊,它叫"太和元气坊"。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在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中间有座是半圆形的池子。这就是泮池。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线,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仪俗。接着进入棂星门,这也是孔庙的第二道门。门额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有三门,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其他人员出入的。戟门,又称仪门,是进入孔庙的第三道门。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好了,关于孔庙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现在请大家随我看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现立于戟门内的左右两侧。

唐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而得名。此钟重约6吨,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钟身最顶端蹲有蒲牢,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善鸣,所以伏于钟顶。钟上铭文共292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以及钟的铸造经过。铭文外,钟身分别布着雕刻精美纹饰及32枚钟乳,既装饰了钟表,又起到调节音韵的作用。这座钟移被选入世界名钟之列。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声钟响,即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

这是一件唯一有大夏记年的文物,称为"大夏石马"。大夏即为大夏国,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族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国家,拥有陕西北部和内蒙部分地区。赫连勃勃命其长子赫连镇守长安,这匹马便立于赫连璝的墓旁,便是大夏国铁骑神骏征战南北的纪念与见证。石马由整块石料雕刻而成,肌肉丰满,马腿间有两组石柱,使马站的很稳,这也是它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