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范文年校长课改研讨发言稿 课改研讨会发言稿年校长课改研讨发言稿 课改研讨会发言稿

年校长课改研讨发言稿 课改研讨会发言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校长课改研讨发言稿篇一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校长课改研讨发言稿篇二

今天我们聚在这里,召开全镇小学幼儿园班主任暨德育研讨会,目的是为大家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平台,总结过去工作中的优良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做好我校的.`班主任暨德育工作。

历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班主任工作,一直选派业务素质强,教学经历丰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校的班主任队伍也正是一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业务精良的队伍,每年在各类考核中,我们的绝大多数班主任总是考核在前面。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学生和家长面前,班主任就是学校的化身。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各项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成效。今天学校在教学工作十分繁忙、各项训练工作紧锣密鼓的情况下,抽出一下午的时间,来召开班主任暨德育工作研讨会。相信大家通过研讨与交流,不论是分享经验还是教训,成功还是困惑,一定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势必会对学校整体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德育是做什么工作的?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是培育人的道德品质,使人形成良好的品德、作风、修养。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幸福奠基,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保驾护航,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人。作为班主任,要树立德育应该立足于教学实际的思想,一方面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渴求,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另一方面,要关注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每个学生都具备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

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德育及班主任工作的目标,也就是“八个字,两句话”:塑型铸魂、立德树人。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才是一个好学生,一个班级只有具备了端正的学风和高度的凝聚力才是一个好班级,一所学校只有具备了浓厚奋发的学习氛围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氛围才是一所好学校。所以,我们班主任要把班级的每一名学生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管理、教育、引导每一名学生。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少一点蛮劲,多一点智慧;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平和。有时候,我们看到班主任怒火满腔,这是在用学生的过失来惩罚自己,而且也达不到教育效果。每当我们准备发泄怒火时,一定要平衡情绪,并告诫自己,我们是在教育学生,不是在发泄情绪。要知道,我们是通过教育某一个人来达到教育整个班集体的作用,即使对学生进行处分,那也是对本人、对集体教育的手段,不是教育的目标。思想工作不能靠处分来威胁、恫吓,而是要靠我们教师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感化、诱导。教育的因果效应说明:在讥笑中成长的孩子自卑、逆反,在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偏激、暴力,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仁爱、自律,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自信、自强。做好班主任工作,既得苦口,还要婆心;既要反复抓,也要抓反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善于把每一个问题学生、学生的问题都作为教育研究的素材,做到这些,虽然不可能保证我们样样顺利,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心。

班主任工作生活在学生中,我们就要为人师表。学生在学生时代和班主任打交道最多,在学校天天都要面对我们班主任老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所以,我们班主任老师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魅力去熏陶、感染、教育你的学生。对学生要多信任、多欣赏、多包容、多鼓励、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老师们,班主任及德育工作是一项在教育中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也是需要我们投入智慧与情感的工作,只有我们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寻找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才能在我校形成积极奋发的学风,团结奋进的班风,砥砺奋起的校风,才能实现学生有成绩,教师有业绩的工作目标。

最后,我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召开!谢谢大家。

校长课改研讨发言稿篇三

20xx年初识这个课题,心情就很激动,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讨会上的讲话。也许是这个课题与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不谋而合的缘故。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培养计划”语文课改实验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由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目前全国已有1800多所学校参与了此项实验。也是我在两年前就给大家推介的课题。

这个实验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语文学习强调多读,要诵读,广泛的阅读。强调积累,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写法。强调感悟,语文的习得是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感悟,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这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

而我们过去的语文学习常常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用理科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语文。我们理科的学习方式是举一反三,通过一个例子的学习,学生能解决与这个例子相类的问题。而语文的学习是是反三归一的,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感悟之后有所得。举个例子:我们过去最典型的做法,比如学了插叙,马上就练习如何用插叙写文章。其实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让学生多读含有插叙的文章,当学生悟出了插叙的妙用,自然在写作时,从自己的大脑里将插叙提取出来,跃然纸上了。

语文是“习得”的,必须以学生自己的读书、练习为主才有收效。说到底不外乎多读、多背、多写。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它只能“先使用,后明理”。语文教学不能指望教一得一、一步到位,可能教十才得一,练十才会一。而且语文知识和能力是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过语文的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的语文能力从初一至初三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在这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有些能力和知识是需要不断重复的,需要反复的历练。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耗费了学生最多的学习时间,却培养也一批又一批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不读书的老师,这是母语教育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我们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不到别国的九分之一。与美国小学生比较,美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3万字,我国一年级儿童只有4900字。这样的阅读量是很难促成人形成感悟的,只有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形成质的飞跃。语文主题实验就是要让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达到100万字。而且这100万字的阅读量要在课内实现。

我之所以推介这个实验,因为我觉得它是我们语文老师减负提质的最好办法。过去我们费了很大的劲,结果却令人尴尬:学生讨厌语文,甚至讨厌语文教师,讨厌读书,害怕表达,恐惧写作,考试结果也总是不如人意。我们也因此遭到诟病说我们“误尽苍生”“祸国殃民”。仔细反思一下,我们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多少是我们课堂上教出来的?有多少是通过我们课堂上对课文的“肢解”得来的?有多少是学生在母语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有多少是在特定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自身获得的?我不是在否定语文教师的作用。有一年我带初三语文,刚开学不久我就病倒了。当时由于没有人接就临时把一个教劳技的老老师推了上去,当时很多人担心。我也不放心,因为那个老师连课文都读得错字连篇,实在是教不了语文。

而过去我们的语文之所以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就是因为我们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的七零八落,使一个鲜活的艺术作品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每一句话都要挖地三尺,每一个词都挖得火冒金星。甚至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要与标准答案与我们预设的答案吻合,有时那种概率不亚于彩卷中奖。这样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深不可测,不得要领,望而却步。

语文主题学习就简单了,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读读,悟悟,品品。学生弄明白了,就学下篇了。让学生在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阅读。这项实验,不仅说得简单,做起来也简单。而且没有繁琐的模式与流程,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语文老师解放自己的一条出路。

这个实验没有起点。一般的学校、一般的师资、一般的条件,一般的.生源都能够实现。核心就是围绕主题,拓展阅读。退一万步讲,我们就是不挂名搞这个实验,甚至我们就不搞这个实验,但我让学生把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材料都读了,都读懂了。我们也肯定会取得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参与了实验,在别人的引领下前行,我们更容易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个问题之所以说得多一点是因为取得这个认同,这我们启动实验的重要前提。没有这样的认同,你就不会去做,做起来也没有动力。而且这个实验的意见远非语文一科的改变,学生一旦走进书的世界,那么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的做人与修行的问题、而且一切教育的难题都可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搞这个实验是一个利己利他的积德工程。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们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因为我也没有亲自搞过这个实验,只是早就对这个课题感兴趣,去年在北京校长培训上,有幸与课题组的一位专家在酒桌上有过一点交流。所以也只是点化一下。

对于字词的处理,大家都觉得有必要。其实按课程标准要求,识字认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初中阶段的要求是随文识词,随文解义。强调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我们之所以把字词单提出来教授,其实是在给小学补课。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后,随机文君阁就可以解决了。完全没有必要做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来处理。我想语文主题实验,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

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新课标强调要淡化文体教学,淡化并不等于不要,但也不适宜在学生还没有理解文本之前就抽出来事先讲解,你比如《海燕》一文用到“象征写法,教学中就有人在课前先大讲特讲“象征”手法。因为学生对文体和写法的把握,也得靠感悟。过去由于我们淡化文体教学,所以我们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四不象,像散文、又像论说文、又象诗歌(象散文诗)。过分强调文体知识教学,单纯抽离出来讲,也不可取。我想,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上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东西。

要想把学生学习教材的时间压缩在三分之一以内,最关关键的是:问题的设计。因为问题的预构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同一篇文章,我们在解读时,可以设计很多问题,每个问题需要思考、解答、更正、强调,这样就会浪费很多课堂时间,如何找准文本的切入点,直捣中心,不蔓不枝,设计出既能刺激学生深层思考,又能破解文本的问题,是课堂上节省时间的武器。所以在问题设计时一定要优选。比如前两天在天津听课,有一位老师讲《钱塘湖春行》,在导读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文中所写的内容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作者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景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当说这些问题哪一个也没毛病,哪一个都紧扣诗意。但有没有更优化的问题设计?当时我就在想:钱塘湖春行,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 “春”,这也正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旨,所以就在这个“春”字上做文章,从哪里看出是“春行”?进而追出是“早春”,让学生体会“早春”的特点“几处”“谁家”“新燕”“浅草”,完成对字词的品味和对诗的主旨的理解。其实,如果每一篇文章我们如果静下心来研究:都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点,设计一个最优的问题。只是需要我们动脑子。

语文主题学习要求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主、自由阅读。我想这种自主自由阅读,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干扰和强制,组织学生围主题展开阅读,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交流。

因为只是通过外出学习和一些材料,了解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也很片面,不尽正确。大家辩证地去听。

任何一项实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不外出三个方面的原因:方向正确,方法科学,再加上辛勤的汗水。语文主题学习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在起步阶段,也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诸如学生原有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问题,课上时间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教材的整合与主题的把握问题等等。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有问题我们共同思考探究,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的实验也就成功了。

我们期待着这项实验能带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面貌、新的变化。除初一语文老师必须参加实验外,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加入实验行列。

校长课改研讨发言稿篇四

青松迎宾至,芳菲送客来。今天,我们满怀激情和喜悦,迎来了知一镇中学德育特色现场会的隆重召开。这是密山德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更是我校改革发展中的一件盛事。在此,我谨代表学校361名师生向莅临我校观摩指导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敬意。

我校建校于1956年8月15日,由当时密山一中分出6个班级,成立穆棱河南片高中,校名为“密山县第二初级学校”,同学们手提肩扛桌椅板凳徒步从密山走到知一。1958年改名为“密山县知一中学”,1978年恢复了高中,成为县教育科直属的完全中学。1990年8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成为农村初级中学。

学校历经60多年的风雨,在几代知中人的努力下,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年,我们都会接待老校友们重返母校相聚,他们无不赞叹学校的发展变化。近些年来,学校无论在办学条件改善、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还是在专业化发展、建设提高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着教育为上级输送合格新生和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宗旨,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两个果园,我们称之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劳动兴趣,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校的校本课程《学校园林园艺学》就是依据两个果园编纂而成的。学生非常喜欢上校本课,因为同学们可以走出教室,到果园中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兴趣很浓。在多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掌握了扎实果树栽培技术和园林园艺知识,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对于基地的管理,八个三角区都有班级负责。从春季管理区内的杂草清理,到夏季果树的管理,再到秋季果树的整形,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为了能让自己班级的管理区更好,他们经常在料峭的春风中剪枝,在炎炎烈日下除草,冒着寒冬清扫果园甬路上的积雪,他们劳动着,他们快乐着,他们在劳动中体验到了艰辛,在实践中提高了能力。

当果子成熟的季节,我们会举办“采摘节”,让同学们亲手采摘,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因为我们对于果园的管理都落实到班级,他们平时付出了很多劳动,从从春季班级区内的杂草清理,到夏季果树的管理,再到秋季果树的整形,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所以,当他们采摘到自己班级的累累硕果时,喜悦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知道了春华秋实的道理,也明白了付出就有回报的古训,实现了劳动育人的效果。

我校绿化面积达到了4万多平方米,其中有许多古树,像有着70余年树龄的“知一树”,有着50余年树龄的云杉。为了保护好这些树木,我校农科教主任都会在校本课上领着学生们观察这些树木,与同学们一起发现病情,并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治理。各位领导看到的古树复壮和弱树复壮点滴技术就是同学们平时实践活动的再现。

“基地”内的四时之景,不仅令人陶醉,也成为一些学科发现美、培育美的源泉。语文课上,教师把学生领到园内,结合四季的美景指导学生进行场景作文,同学们饶有情趣地观察着初春晶莹的露珠,感受着盛夏葡萄架下的浓阴,品尝着金秋硕果的甘甜,触摸着冬日松雪的清凉。坐在凉亭上,举目四下望去,一处处美景成为学生构思的素材,一篇篇美文在学生的手里妙笔生花。美术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到园内写生,他们用一双双聪慧的眼睛欣赏着美,发现着美,一幅幅精美的美术作品构成了校园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校的“荷香池”里已经“荷满池”,夏季盛开的荷花总会吸引知一镇的百姓来欣赏拍照。我校就利用荷花盛开的时节,举办“荷花节”,让学生用手机或相机捕捉荷花的美,也有的学生用画笔描绘荷花,这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美、感受美,实现了美育的效果。

本着“在劳动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原则,我校紧紧依托校内资源,在学生动手实践方面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成立活动兴趣小组,开展丰富的动手实践活动。园林园艺活动兴趣小组,小组成员在农科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家庭盆栽花卉、家庭庭院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浇水、施肥、整形与修剪、嫁接等技术,他们把学到的技术带到家庭,提高了审美情趣。气象活动小组,小组成员利用学校内的自动气象站,进行数据观测与记录,并登记在通知板上,提醒师生提前做好注意事项与预防工作,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发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精神。手工制作小组,学生利用校内松塔、莲蓬、枯枝、落叶等资源,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灵活的双手,制成一件件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手工作品,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上就是我校在“劳动育人”方面的点滴做法,希望你们能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大德育”的背景下,把“劳动育人”贯穿于德育的始终,持续推进学校的建设。我们坚信,在各位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知一中学的德育特色之花必将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校长课改研讨发言稿篇五

感受是:老师们应该看到德育工作的一些变化。曾经一位老师给我写过一封信,谈到,学校的进步靠教育教学两条腿,教育教学要把教育放在前面,要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一所学校教育名列前茅而德育水平落后。德育工作不应该只是搞一两个德育班会、一两个德育主题报告、歌咏比赛就能搞上去的,希望德育工作能够建立起制度,加强落实,不应该成为学校的短板。所以说我们学校的老师对德育工作给予热烈的期盼和要求。

第一个关键任务是,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纲要》要我们在教育中关心每一个学生,应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都知道,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与安全,最大程度地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帮助每一个孩子提高成就与目标,激发每一个孩子最大的潜能,它已成为先进国家教育的最高目标。外国的教育者总是用拇指对学生,中国的教育者总是用食指对学生,我们应当多夸学生。

所以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积极努力,通过有效措施解放班主任,让班主任成为有智慧的班主任。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培养一些优秀的学生干部,承担起一些活动中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二要让班主任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安排班级活动内容,提供充实的一日课程,提高班主任的素养和能力。我想通过这几个措施来解放我们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我们说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的工作的科学性体现在,第一是规律性,我们的工作要符合教育规律,应该符合学生特点;科学性第二点是特殊性,应该因材施教,要关注个性差异,紧跟时代步伐;班主任工作还是一门艺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体现人性关怀,要安心、潜心,能够让学生爱戴。我们的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记得哈佛大学詹姆森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成功的人总是与他们自己同在,不断自我进步,不断改善与提高。所以我要提三点要求,一个是自我学习,要让我们的学生能自我发展,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教育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学习。二是,我们班主任要多研究一些东西,特别是课改,要求我们多掌握数据、多积累案例,长年累月一定会大有收益。要多挖井,少挖坑,深入德育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机遇挑战并存。我们的老师应当多探索出一些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

德育工作应当是利用多种形式,一要强调课程的主渠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挖掘德育,加强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和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开发形式鲜活、喜闻乐见、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同时还应该开展好各个主题的教育,比如我们开展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家庭教育,要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学生的教育中去。

利用网络和先进的多媒体教育开展好德育,把它作为先进德育教育的一种途径。

我们有决心和信心,为全体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努力,让班主任工作成为有幸福感的职业、有价值的职业。让我们共同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校长课改研讨发言稿篇六

一、我校新学年的《课改实施意见》

新学期开始,我校领导班子就确定将课改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学校实际,由教导处负责,汇集各学科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的意见建议,形成了新学年的《课改实施意见》。

我们课改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特别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师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努力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我们的课改理念是:

一即一个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二即突出“双主”作用:

1、突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三即三维目标全面形成:关注并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重在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即树立课堂教学四种观念:

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师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率观?

五即课堂教学五个环节:“预习——研学(读)——点拨——练习——感悟”。

五环节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为:

第一环节——“预习”,是由教师确定目标导向,学生依据目标自学。预习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进行尝试性练习,养成查阅有关资料和圈点勾画等自学习惯,通过独立思考,把握要点、发现难点、产生疑点。我们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第二环节——“研学(读)”。是在预习基础上,学生合作探究新知的过程。该过程注重合作学习,为学生开启自主探究之门,引导学生展开研讨,注重信息交流,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等多边交流。“学”是根据学科特点,选择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语文英语学科注重“读”,掌握主线找要点;数学学科注重“研”,力求通过“研”让学生自己解决预习后的问题。

第三环节——“点拨”,是传统“讲”的高度概括。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针对小组质疑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联系点、易错点、易忽略点、应用热点等进行精点巧拨、拓宽引深。这一过程当中强调“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或亲身体验、实践探索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语文可为学生提供素材修台阶,数学可设计情境(问题)点思路,英语通过点拨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语音语法知识。

第四环节——“练习”即反馈训练,是优化课堂的关键环节。当堂训练不仅仅是做作业,听、说、读、写、背诵、实验、表演等实践性活动都是训练的内容。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具有综合性、启发性、针对性的训练内容,让学生通过反馈训练来巩固知识,最终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规律,提高能力。训练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师生互动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

第五环节——“感悟”是整节课堂的归纳梳理、体验感悟、发展升华。每一节课要留一定时间,回顾、反思、总结,交流学习收获,拓展延伸、升华本节知识。“感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五环节课堂模式在教学中可灵活使用:

教师可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突出某些环节,也可以打破模式,进行整合,拓展创新。

二、我校的课改进展情况:

《新学年课改实施意见》初稿在学期初形成后,我们召开了学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意见》各项要求,人人有笔记记录;经过两周的教改实践,我们又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分阶段对《意见》初稿展开研讨,收集大家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努力使我们的课改意见更科学、更可行。10月下旬,我们再次召集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汇总意见,推敲文字,形成了《课改实施意见(修订稿)》。

我们倡导全体教师要“人人参与课改、人人都能上课改课”,全力推动课改常态化,坚持推门听课制度。每位领导分包一个年级,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督促并支持“五环节教学法”的有效落实,同时收集掌握课改进展的第一手资料,听取并协商解决大家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突出课改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在每个年级的语数英学科各推选出一位作示范课教师,由学科教研组组织,仍然是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上示范课教师只是对课堂的驾驭更熟练一点——同课头教师要参加听课,并从教学环节、细节、效果等方面展开评议,交流思想,反思问题,真诚坦诚,教学相长。

我们欣喜的看到:推进“五环节教学法”以来,我们的课堂在变化,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也在变化。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活;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在一点点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也在改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正在一点点加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

三、我们的课改还面临很大的挑战:

课堂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其实更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我们相信:有县教研室、镇教办的关心和支持,有在座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就会成功。

以上为我校新学年课改工作汇报,不当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推动我校教学工作的进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