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范文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 课题开题专家评议意见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 课题开题专家评议意见

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 课题开题专家评议意见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篇一

目前,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造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学生通过加班加点,大量的机械练习、背诵等,掌握的是死的知识,至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怎么运用,都不得而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这种现象的描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是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学生及家长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是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释放创新潜能。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拓宽了课堂的空间规模、教材的知识广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力图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来的。研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我们认为该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生活化教学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二)国外教育理论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有些儿童在小学里是优秀生,而到了中年级却变成了学习差的学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运用概括性的知识去认识周围现实,而学生之所以不会运用,又是因为他们的概括性的概念、结论和判断不是通过研究事实和现象的途径形成的,而是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的形成要从现实生活中来,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运用。

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篇二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学生选题,紧扣专业方向、紧扣现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与实习体会结合,有现实意义,有完成选题的能力和条件,其开题报告体现了我院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的要求。

且该生对于所开课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研,参考了许多文献,最后确定的课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课题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延续,符合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益。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基本合理,难度合适,学生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该课题的设计。

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篇三

该生对于所开课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市场调研,参考了许多文献,最后确定的课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课题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延续,符合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益。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基本合理,难度合适,学生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该课题的设计。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篇四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篇五

注意:选题之前先多看看期刊文献,来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等

论文题目:

项目来源:在教师指导下自选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要解决哪些问题

是指到目前为止,关于你这个选题的理论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国外学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文献、观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就是研究题纲,写出全文框架、主要内容、要解决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阶段:确定论文题目,时间:

第二阶段:收集论文相关资料,时间:

第三阶段:整理、归类、学习、分析、研究资料,时间:

第四阶段:撰写开题报告,时间:

第五阶段:撰写毕业论文,时间:

已经搜集、归类、学习、分析、研究的文献有:

文章类:

著作类:

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篇六

评审小组对选题报告的意见:要求:有针对性意见,写明优缺点,以及在论文撰写中的注意事项。

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的评阅意见:

通过查阅与本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基本上了解了论文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理论,参考文献数量符合要求。开题报告详细说明了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应用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及预期取得的成果符合要求,同意通过。

该论文选题教好,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前期准备较充分;研究内容较为充实;研究方法较合理;研究重点较明确,符合论文开题计划的要求,经过评审和表决,评审小组一致通过论文开题,同意该论文进入下一步研究工作。

该生的论文选题较好,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开题报告详细说明了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手段及预期取得的成果符合要求。研究的前期准备较为充分,通过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基本上了解了论文题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并根据文章的研究方向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梳理。研究内容也较为充实,研究方法合理,研究的重难点比较明确。但是该开题报告也有如下不足:1.在核心概念界定时,缺少对“后现代教育理论”这一重要概念的界定。2.在研究内容中,对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影响因素拟采用一种一分为二的研究方式,这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的分析,有局限性。建议今后撰写论文的过程中:1、补充完善核心概念的界定。2.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多元地分析问题,避免一分为二的简单思维。3.在罗列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概括出自己的观点。

经过评审和表决,评审小组成员一致同意通过该篇选题报告,同意学生继续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要能反映以下几点:

1.学生开题报告中对选题来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情况;

3.学生开题报告中研究的方法及措施是否可行;

5.是否同意开题;

注:以上审核意见及签名均要求指导老师手写,不能电脑打印!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篇七

附件二:

萝岗区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会

评审意见书

《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安徽庐江金牛中学刘荣举

各位领导、专家教授、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代表课题组作省级课题《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请老师们认真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并请上级领导及专家教授多提宝贵意见。

1课题研究的背景

1.1时代背景

面对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文化的冲突,它表现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这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出发,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因素,结合时代特征,使之成为学校德育的有效因素手段。

1.2素质教育背景

我们今天进行的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为此,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材料,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教育,对当今的中学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3农村中学德育的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当今农村中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健康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民工潮使得大量留守学生出现,隔代教育使得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出现真空地带,加之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带来的负面作用,使得当前农村中学生在德育观念和行为形成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的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不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并加以正确引导和解决,会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经典古籍为其核心,并以之为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优良美德。其中“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对于青少年伦理素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道德信念、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xxxxxx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德育教育,内容是广泛的,方式是多样的,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本,挖掘民族文化中优秀的德育传统,是加强德育的一条直接、方便和有效的方式。

3研究的理论依据

3.1国家德育课程标准、《xxx中央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有关文件。

3.2哲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社会学、德育等基础理论。

3.3《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荀子》等传统文化典籍中道德条目和德性养成的有关阐述。

1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传统道德资源的挖掘、整理、利用,致力于从习惯、情感、态度出发,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接受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进而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需求,达成道德教育的目的。

2研究的主要内容

2.1根据学生年龄、个性特点和德育课程标准,制定合理、正确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对传统道德条目进行重新梳理、审视和转化,以切合现代形势下中学生的生活实际。

2.2对教师进行传统德目和德育方法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讲座、传统道德论坛等不同形式提高教师自身对传统道德的了解和实践水平、教育能力。

2.3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包括以校园环境、班级环境为主的显形物质环境建设和以师德标准、学生行为在规范为主的隐性文化环境建设。

2.4传统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整合,使学生在所有课程中接受道德教育,在课堂上接受道德体验,让一个以知识教育为载体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整合的,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抓住传统道德核心的前提下,淡化相关理论上的争议,注重传统道德的现代诠释和转化,注重利用传统道德资源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道德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实施途径。

1.1系统性原则:力求对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宏观的策略和微观的操作,形成整体结构。

1.2实践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的宗旨是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德育教育方式,因此必须以指导学生践行传统道德为基础。

1.3实效性原则: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体现为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并最终落实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

1.4规范性原则:课题研究按研究规范操作,包括课题立项、研究方案、活动开展、阶段成果交流、原始资料积累与整理、数据统计分析、结题报告等。

2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文献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如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家长访谈确立课题研究的德目体系和总体目标,我们这期课题研究确定通过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行为规范出发的知礼、守礼教育,培养学生新型主体人格,让每一个金中学生走出金中校门,都能具有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和自强不息、日日自新的道德追求。通过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老师和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层次水平及发展变化过程,以此确立、修正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方法。通过行动研究,调整学科教学、校本课程以及课余师生非正式交往中德育实施的方式、方法,探究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意见篇八

大家好!

我代表课题组作省级课题《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请老师们认真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并请上级领导及专家教授多提宝贵意见。

1课题研究的背景

1.1时代背景

面对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文化的冲突,它表现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这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出发,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因素,结合时代特征,使之成为学校德育的有效因素手段。

1.2素质教育背景

我们今天进行的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为此,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材料,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教育,对当今的中学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3农村中学德育的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当今农村中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健康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民工潮使得大量留守学生出现,隔代教育使得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出现真空地带,加之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带来的负面作用,使得当前农村中学生在德育观念和行为形成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的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不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并加以正确引导和解决,会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经典古籍为其核心,并以之为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优良美德。其中“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对于青少年伦理素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道德信念、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xxxxxx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德育教育,内容是广泛的,方式是多样的,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本,挖掘民族文化中优秀的德育传统,是加强德育的一条直接、方便和有效的方式。

3研究的理论依据

3.1国家德育课程标准、《xxx中央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有关文件。

3.2哲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社会学、德育等基础理论。

3.3《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荀子》等传统文化典籍中道德条目和德性养成的有关阐述。

1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传统道德资源的挖掘、整理、利用,致力于从习惯、情感、态度出发,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接受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进而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需求,达成道德教育的目的。

2研究的主要内容

2.1根据学生年龄、个性特点和德育课程标准,制定合理、正确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对传统道德条目进行重新梳理、审视和转化,以切合现代形势下中学生的生活实际。

2.2对教师进行传统德目和德育方法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讲座、传统道德论坛等不同形式提高教师自身对传统道德的了解和实践水平、教育能力。

2.3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包括以校园环境、班级环境为主的显形物质环境建设和以师德标准、学生行为在规范为主的隐性文化环境建设。

2.4传统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整合,使学生在所有课程中接受道德教育,在课堂上接受道德体验,让一个以知识教育为载体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整合的,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抓住传统道德核心的前提下,淡化相关理论上的争议,注重传统道德的现代诠释和转化,注重利用传统道德资源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道德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实施途径。

1.1系统性原则:力求对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宏观的策略和微观的操作,形成整体结构。

1.2实践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的宗旨是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德育教育方式,因此必须以指导学生践行传统道德为基础。

1.3实效性原则: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体现为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并最终落实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

1.4规范性原则:课题研究按研究规范操作,包括课题立项、研究方案、活动开展、阶段成果交流、原始资料积累与整理、数据统计分析、结题报告等。

2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文献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如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家长访谈确立课题研究的德目体系和总体目标,我们这期课题研究确定通过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行为规范出发的知礼、守礼教育,培养学生新型主体人格,让每一个金中学生走出金中校门,都能具有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和自强不息、日日自新的道德追求。通过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老师和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层次水平及发展变化过程,以此确立、修正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方法。通过行动研究,调整学科教学、校本课程以及课余师生非正式交往中德育实施的方式、方法,探究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可能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