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性源自“爱”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不变的旋律。爱是一种至高无上、纯洁美好的情感。如阳光温暖了人灰冷的面颊,如雨露滋润了人干涸的眼睑。但阳光也有被乌云遮蔽的时候,雨露也有被风沙吞噬的命运。现在中学生对“爱”的别解较多,这也让他们的品行有所不同。

一些中学生认为爱是单方面的付出和索取。因而他们开口往往是索取,一旦索取不到,就大呼“理解万岁”或大唱“明明白白我的心”。这种自我娇宠的心态似乎很充足:因为他们感觉他们是祖国的花朵,阳光和雨露应该在他们身上聚焦;他们是家中的“小太阳”,“行星们”应该绕着他们转才成。被爱固然是中学生的权利,但爱也是中学生的义务。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他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爱是相互的,倘若将他人的爱当做炫耀自身的奢侈品和满足精神贪欲的滋补品,那么“爱”就变味了。这使中学生缺乏奉献精神,有了“唯我独尊”的心态。

还有些中学生认为爱是痴迷疯狂,无所顾忌的,这类中学生往往也就缺乏理智。我们常说,情感和理智是一对孪生姐妹,情感浇灌了爱,理智支持了爱。理智好比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爱一旦撒野,它就要用强制的手段来制服他。正因为如此,许多中学生都怕头疼,喜欢跟着感觉走,都想把紧箍咒撬去。其实爱是在理智中获得保护和升华的。在爱与理智的结合下,中学生足球迷就不会迷得挂红灯,歌星发烧友就不会烧过头。这样同学间就不会因为哥们儿义气去干傻事,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就不会越轨。爱要求方向,舵手是理智;爱要求方式,参谋是理智;爱要有深浅,顾问是理智。感情丰富而不感情用事,头脑清醒而不呆板拘谨才是对的。

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实倒杯茶、盖个被等细微的动作都出自爱。爱是理解与支持信任与体贴。爱更是自私也奉献的拉锯,理智与情感的周旋。墨子说:“乱自何起?起不相爱。”假如人与人之间除了相互利用之外,就是相互憎恨,天下就不能不乱了。

所以,学会正确的爱人,拥有良好的品性,对我们中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