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染上了一道明媚的霞光,夕阳在悲哀的鸟鸣中起起伏伏。我们盲目地模仿着小说中、电影里的人物,故作成熟地哀伤着、感叹着生命的艰辛。
其实哪来那么多埋怨。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下面这个故事,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看过这个故事后,心绪像潮水一般铺展开来。
我记不起故事的名字。只能用拙劣的文字来简单地描述一下那个令人心头一动的故事。三个黑人孩子,在餐厅里虔诚地书写着什么东西。在别人的询问下,他们认真地回答说这是感谢信。其实那就是一封封日记似的东西。简单的文字,简单的事件。他们感激天气的晴朗,感激餐厅午餐的丰盛,感激昨夜妈妈讲的睡前故事很好听……他们感激这一切可以感激的东西。哪怕是挫折,他们也微笑着默默地感谢。
他们快乐,为在我们眼里不值得快乐的东西快乐;我们悲伤,为他们眼中可以变为喜悦的力量悲伤。
这就是差别了吧。
在我们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却在伤春悲秋之时,可不可以稍微地抬起头,看看透明的天空上,被阳光晕染的绯红的云彩,可不可以把那些快乐种在心底的柔软角落里?在我们被不快所羁绊,可不可以挣脱开泪水的束缚,安静地把淡淡的笑容挂在泪痕未干的脸庞上?我知道的,每个人笑起来的时候都是最美丽的时刻的。
其实有的时候也会陷入一种奇怪的遐想沼泽之中。我会突然间想到,其实我们这样义无反顾地来到人世,又义无反顾地离开人世,可能就是为了完成一种使命吧。对自己爱的人感恩,对爱自己的人感恩,甚至对恨自己的人和自己恨的人感恩。感谢这所有所有的人,让我们认清了世间的炎凉,让我们真正地融为了这个世界的一份子,堪比骨血般的紧密。或者是,对这个世界感恩,感谢自己,感谢自己的生命吧。
我一直一直都很喜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以至于翻过了不知道多少遍也不知道厌倦。就像孔子读《周易》至韦编三绝都依旧津津有味一样。每一次被别人问及喜欢什么书时,我总是雷打不动地回答:“《基督山伯爵》。”或许是因为我喜欢埃德蒙·唐代斯那样的性格:敢爱敢恨。他对莫雷尔一家的感恩行为实在是令人动容,这应该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精髓了。
有的时候,我也会为张爱玲惋惜,她永远只是默默地让伤感溢于笔尖、蔓延在心底。却从没有想过,人生并不是只有难过着一种元素的,只要懂得感恩,难过也可以变成快乐的。可惜“昔时人已没”,一生悲剧的她,怕是无法明白了吧。
其实,我们真的不是麻木不是可悲,我们真的可以微笑可以快乐。关键在于,你的心里,是否有着感恩这两个字。如果有,请把它放大加粗;如果没有,请虔诚地敲下这两个美丽的字眼。
光标闪烁的间隙,我看见,夜晚如期而至,湮没了天光。
这个美丽的夜晚,我怀着感恩的心,认真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