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拿起床头那本《最好18岁前就做过这些事》,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起来……
这本书写了12个即将出国留学的孩子的故事。这12个孩子性格迥异各自人生经历也千差万别,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的成长是有共同点的,他们的童年成长环境大都很宽松,父母对他们的培养式教育是放养型的,所以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养成了独立的好习惯,这12个孩子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贺梦石。
小时候,贺梦石就是在其父母的放养式教育下成长。就这样,她成了小区中的孩子王——滑旱冰,飙自行车……上了小学,她没有什么繁重的作业,没有什么兴趣班、特长班要上,每天就一个人起床,过马路,上学。但她有时也会有些委屈,冬天的时候天还是黑的,很冷,却没有人牵她的手。放学后别的孩子都有家长在那嘘寒问暖,但她却要一个人过马路,回家。但是,她明白对于童年的自由快乐,那些小委屈不算什么……
这是贺梦石童年时候的故事,其中提到了“放养”教育,其实我很喜欢这种教育方式,有很多家长把“放养”当成“放任”,其实,“放养”并不是不教养,有的家长把“放养”当“放任”,“放养”是要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其规则意识,可有的放矢地逐步引导。
我并不能说那种教育方式对,那种错。严格管教出来的孩子比较有纪律,有规则意识,但有时会比较僵化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象力。放养出来的孩子可能在规范上不如严格管教的孩子好,但是他们拥有自由的心灵和开放的价值观,我认为这两点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望着窗外的星空,我不禁想起了那个同时被哈佛、斯坦福、沃顿、哥伦比亚、加州理工五所世界名校录取的中国女孩丁丽晴,那个在父母的“放养”下长大的女孩……
“放养”还能让孩子和父母有一个良好的关系,如同朋友一般。能让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平时多沟通,父母才能知道、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在想什么,他的困惑是什么,怎样才能对他有所帮助……
合上书,关上灯,月光撒进窗外。此时的我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如果可以,那请给孩子一个“放养”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