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题记
有多少古人能在千古岁月的打磨下愈发的光泽。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惟有东坡万世流名,被世人传颂。
诗人穷而后工,千古岁月的打磨那堪比人生几十载春秋风雨的锤炼,但东坡依旧高声吟咏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山河安稳,宦海中的苏轼就像一根浮萍饱受政治风雨的吹打。
二十一岁出川入京,金榜题名,初入仕途,满怀仁政理想的他却不与世俗同道。十年仕途不顺,已近不惑之年,壮志仍未酬。他哀叹民生之多艰,却不能救民于水火。独饮一壶失意,酒力压不住愁情,失意渐渐深入傲骨,他不容与王党共仕一朝,便自求外放。他也曾像王勃那样感叹:“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便拂袖转身,坦然踏上了漫漫谪居路。
贬谪之路多穷困之时,东坡的愁情却掩不住豪情。密州出猎,一蹄红尘,蹄印深埋愁情,豪情便涌上心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历经乌台风雨,他的生命回到了原点。泛舟游于赤壁,扁舟载不动愁情却满载了豁达。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孤牢铁窗的孤寂,他不禁悲从中来,哀叹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却无处施展,面对水波不兴的湖面,他陷入了沉思。清风徐来,缓缓吹散了愁情,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在山水之色中,羽化登仙,与明月长终。此后乐情于山水的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乐天派豁达的看淡了功名尘土,但却也理不清如麻的情丝。爱情割断愁肠,亲情抚慰心伤。
谁不曾为爱情受尽煎熬呢?柳三变为伊人不悔衣带渐宽,李易安思夫君情愿瘦比黄花。这般的情深意切也不及苏轼“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之苦。千里孤坟,十年天各一方,夜来幽梦,如今梦里还乡,只怕尘土满面,两鬓如霜,纵使相逢,却也不识旧时情郎。梦想与现实的交错,产生的却只是陌生。无限的愁苦却只能化作无言的相思泪。诗人断肠而后工,一曲悼亡,字字珠玑带血。
人生千缕情丝,岂会只困于爱情的磨难?差知密州,手足七年未得团聚。中秋佳节,只叹月晴月阙,挥笔而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吐情亲之苦。身陷乌台,看淡生死,只为与兄弟诀别,于是挥笔写下:“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以叹亲情之贵。
无形的情愁缠绕在东坡的心头,但也因此成就了东坡诗词的不朽。苏轼的一生历经政治的失意,情愁的煎熬,却也因此成就了他文学的巅峰。诗人穷而后工,人生也不正是如此吗?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是穷而后工最经典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