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民族美德 拓国家未来


华夏文明悠悠五千年,留下了无数颂扬爱国热情、维护民族尊严的宝贵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它们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不惜一切,奋斗不止,只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坚韧不拔、不屈不饶、顽强执著成为我们民族的象征。在和学生一同回望这些流芳千古的英雄时,不仅看到了英雄的气概和民族的美德,也使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才,可说是起了至关紧要的作用。在新世纪,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方面,我们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美德,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自强,使他们能更好地为民族事业、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美德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操作:

一、营造育人氛围

宋代胡瑗说过:“致天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从而可见,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承担了多大的责任,而搞好德育工作,意义又是如此重大。因此,我们每一位从事基础教育的都应把此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做,不误学生前程,不危国家未来。

而德育工作需要情感的渗透与氛围的营造。“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通过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之中让孩子受到了生动、深刻的教育。由此可见,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校园环境,促进社会育人环境的全面优化将有利于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在班级建设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创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之一。

班级环境的营造,要从班风建设上下功夫,使班级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而充满活力的学习、相处氛围。大家都努力学习,时时处处为班级着想,以班级主人翁的姿态来看待班级里出现的各种现象,好的得到大家的赞同、赏识;坏的受到同学们的反对、批评。这样,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充满着德育因素,对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行为举止必定会产生不小的激励、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挖掘育人信息

虽然时代不同,但传统中的精髓对于今天的教育有着启示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科教材、电影资料中的教育因素进行渗透。利用教材、电影的手段来代替简单乏味的说教会有更直接、深刻的作用。我们找出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伦理美德的闪光点,就能寓教育于教学活动中,做到“文道统一”。如《詹天佑》、《赵州桥》等课文,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通过阅读这样的故事,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主人公正是以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的尊严,学生从这些鲜活的例子上便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力量,学到了绵延千古的传统美德。

而电影的手段就更吸引人了。观看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感受民族美德的熏陶。如《林则徐》等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万水千山》等表现了中国人民执着追求真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些人物身上的那种强烈的使命感、高尚的品格、远大的理想对学生必定会产生不小的冲击力、感染力,从而有利于培养探们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三、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由于时代的原因,现在的孩子的生活与传统故事中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差距,如果在教育上内容选择不当,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来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教学,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如低年级小朋友可选用歌曲来进行教育,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歌曲更有利于孩子的接受。如《二小放牛郎》等,从同龄人身上去学习那种高尚的品格,并产生向他学习的需求,从而完成启发教育。

对于现在的孩子喜欢明星偶像,应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这些明星,是他们心中拥有更美的“星辰”,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导他们从每组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总之,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享乐主义等一系列腐朽的思想,使他们能真正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