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农历七月十五又快到了,农村的家庭主妇们都开始为“面娃娃”而忙碌起来。面娃娃是孩子们喜爱的蒸食品,分为面人娃娃和面动物娃娃等,其中以面人娃娃龙为多见。面人娃娃多是以孩子为题材的。博爱的妈妈们往往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塑造出各种各样极为可爱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来。大的高一尺五、六,中等的六寸左右,小的不到二寸。由于是上笼蒸熟的,所以,一个个都显得“肥胖而健壮‘,。白胖胖的脑袋,黑亮亮的眼珠,胖鼓鼓的胳膊,圆榴溜的大腿,整个是那么乖巧可爱。为了不使形象单调,细心的母亲们还要给它们戴上帽子,扎上围巾,或再背上一个小书包。
面动物包括十二属相,外加金鱼、青蛙等,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它们的形体较小,但做工精细,耳朵、嘴巴、眼睛、爪子及毛毛齿齿都活生生地做了出来。蒸面娃娃要先用鲜酵母和碱水来调和面粉,面团揉至细腻光滑时用布盖好,使其发酵。酵面发好后,用力揉透,就可以用来做面娃娃了。因为要造型,所以,这种面团要比蒸馒头的面团硬得多。面娃娃的造形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又精细的过程,主要靠一双灵巧的手,辅之以刀、剪、梳子等用具,经过捏、切、剪、印花等工序才能做成。
做成的面娃娃要搁放十五分钟让其胀大,然后,才能放入笼内用旺火滚水蒸成。做面娃娃的原料,除去面粉、酵母、碱水之外,还有黑豆、花椒籽儿等。黑豆用来做面娃娃的眼睛和肚脐眼,花椒籽儿用来做动物的眼睛。七月十五做面娃娃,据说是为了纪念女祸造人的功绩,所以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便很是郑重其事。
她们极尽其能地把面娃娃捏得漂亮些,认为这样子孙后代便长得更加美丽;她们非常小心地对待每一道工序,生怕面娃娃的腿或胳膊被碰折,说这样会使子孙后代成为残废。这样的寄托,还可以从面娃娃各种各样、不拘一格的装饰上表现出来:有的怀抱麦穗,象征农业丰收;有的手捧石榴,象征吉祥如意……同样都是面食,孩子们大多不愿吃馒头,却偏偏爱吃面娃娃。他们把面娃娃烤干了,用线穿起来,挂在墙上,不时地欣赏,小心地食用,体味着长辈们的希望和祝福。
七月十五做面娃娃是我们这儿的风俗,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愿这一民间艺术永放光彩。